Skip to content

#08 谈谈社保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某位知名大V的一系列的言论,简而言之就是我们现在交的社保约等于是交给国家的税收。

原文地址可见:tombkeeper的微博

这篇短文,计算了一下月收入到手的钱与实际上公司付出的钱的比例,按文章中提的,我们到手的收入差不多是公司付出成本的一半。并且,根据经济学的原理来讲,如果这部分钱国家不强行征收,那么最终公司也会发到我们的手上。

对月收入10000元的人来说,养老保险每月个人缴费800元,单位缴费2000元。如每月不交这2800元,即使拿去存1年期定期(假设利率一直是3%),30年后银行帐户中会有约160万元。如所有社保全部不交(仅交个人所得税),30年后连本带利大约是380万。这还是基于未来30年都不涨工资的假设。

我用个税计算器简单计算一下,工资1w的人,社保800元,年纳税额在 2520元。而如果不交社保,那么收入应该是税前12000,累计年缴税 5880,年收入会提升30240。相当月每月2500元,因此并不会有160w,但是也是一个不菲的财富,这是收入。但是站在当前的时间节点上来看,如果说国家没有社保机制,那么我们的父母这一辈人就不会有养老金,而凭借他们之前的收入水平,是不会有160w这么高的数字积累的,而又因为独生子女的政策,平均一个人需要养两位老人,这么一看2800元感觉也并不是很高。不过这个说法也存在偷换概念的成分,因为即使我们现在交了2800元的社保,我们的父母可能也没有养老金,除非他们是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或者是他们之前的企业一直给他们在交社保。

所以,我理解社保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我们交了社保,但这部分钱可能大部分都发给了和我们无关的人。如果有一个政策是能保证子女交的越多,父母拿的越多,那我理解现在出来吐槽这个政策的人会少很多。毕竟,未来总是充满未知,40年后谁知道这个社会又是什么样子呢。

推荐

  1.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291 期):AI 没有护城河

阮一峰老师的周刊,这篇的观点是引用了谷歌以为科学家的话,AI没有护城河。

  1. 朱啸虎讲了一个中国现实主义AIGC故事

朱啸虎的访谈,关于中国的AIGC投资相关的,结合阮一峰老师分享的这个观点,我觉得这些投资人的眼光还是非常毒辣的,能看清事情的本质。在如今到处都是All in AI的话题下,是需要有一些人来踩踩刹车的。

  1. Whisper 私语:一款安全的、隐密的、离线的数据分享工具

看到一位博主很有想法的纯粹的加密的聊天工具,我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luckyscript:

以安全的方式相互分享各自的公钥给对方

  • 如果不信任其他任何第三方,那么如何安全的分享公钥给对方呢。
  • 非对称加密只能确保传输过程的安全,但是宝能保证验证对方的身份
  • 是否可以加上对方使用对方的私钥进行签名的逻辑。那么加好友实际上变成了互换公钥,这个过程我理解不需要安全的传输?毕竟公钥我可以直接公开,任何人都可以给我发消息,但是他们无法解密消息。
  • 如果既有签名,又有加密。那么即使有中间人,由于中间人无法获取双方的私钥,那么他没法给解密消息,也没法伪造消息,是不是理论上的绝对安全了。

作者:

其实这个过程环节在我们的使用场景下反而比较简单。

  • 人为分享,而不像机器的密钥交换算法那样复杂(比如 HTTPS),即需要机器确认机器。所以我们只需要简单地以文本方式把公钥发送给对方即可。公钥只是一段简单的无任何意义的文本,不会担心被审查、本身也不敏感,甚至不用考虑会被篡改,本身也是“一次性的风险”。假想你在微信里面发送一条消息的情况。如果确实有必须,可以电话复核。
  • 是的,不作身份验证。前提是能确保公钥确定是对方的。通过第一步的环节确保。这是简化设计而采取的折中。
  • 这一步看起来不行,因为没有公证机构(CA)。没有 CA 就意味着你说的“对方使用对方的私钥进行签名的逻辑”———即数字证书———是没法确认对方就是你认为的对方。通过名字来判断?这些都很容易伪造。网站证书可以这样做是因为你正在访问的域名下发的证书正好是此域名的、并且你信任签发此证书的 CA。
  • 上面的三点看起来已经解答了这个问题的必须性。